当前位置: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 > 新闻 > 客车新闻 > 汽车交通安全管理理论的探讨

汽车交通安全管理理论的探讨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06日 00:00 作者:张爱民 来源:特约撰稿人

    汽车道路运输企业,要抓好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建立企业的安全管理文化,构建安全管理的理论体系,用理论来武装领导的头脑,理论决定领导,领导决定安全。


    汽车交通安全管理理论所研究的对象是与汽车有关的"车、人、环境、法规"四个基本要素。交通安全管理可建立主被动安全管理理论,从理论的高度来概括复杂、繁锁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研究产生交通安全事故的机理和规律,分析各种影响因素的制约关系,探讨如何减少交通事故,指导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交通安全度,并在实践中反复总结,逐步完善,形成汽车交通安全管理理论体系。


     一、车


    汽车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


    1、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是指汽车回避事故发生的性能。就是要求汽车必须为驾驶员提供一个能适应人体生理、心理特征的条件,以确保驾驶员良好的完成“感知环境、判断人、操作车、合乎法”的全过程。汽车的主动安全装备是根据车辆的安全期望来设计和制造的,旨在通过事先防范,避免事故的发生。


    汽车的主动安全装备有: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行驶系统、信号显示灯光系统、横向摆动和控制系统、驱动力控制装置(ASR、ESP)、防碰撞预警和自动驾驶系统、车辆监视系统(前、后、侧、内)、轮胎监控系统、车身侧倾控制、驾驶操作性能优化等等。凡属主动防范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装备都是主动安全装备。有资料表明,配置高位刹车灯可降低追尾事故15%。对于车辆的主动安全装备,我们日常的安全监管工作必须时刻从严检查,并重视检查结果,确保这些装备无条件保持有效。


    2、汽车的被动安全性能是指减轻事故后果的性能。即事故发生时,汽车保护乘员及周围行人不伤亡和少伤亡,以及减少财产损失的性能。汽车的安全事故是不可避免的随机事件,汽车被动安全性比主动安全性更重要。


     汽车的被动安全装备也是根据车辆的安全期望来设计和制造的,凡属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时减轻事故后果的装备,都要是被动安全装备,分为车内防护装备和车外防护装备两大类。车内防护装备有:乘客系绊系统(两点式、三点式安全带)、安全气囊、内饰软化吸震、减少车内突出物、车内防滑防火及预警、自动灭火装置、内行李仓盖锁紧、紧急逃生、医疗自救设备、行车记录仪等等。车外防护装备有:高强度车身骨架、碰撞吸能、玻璃防护、施救接近、全球定位系统(GPS)、车辆自动操纵及自动保护等等。国家已经或正在完善汽车被动安全法规,迫使汽车制造商满足法规的要求。如:《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客车结构安全要求》等。如:法规要求营运客车车身顶骨架必须能够承载整车总重量。对于车辆的被动安全装备,我们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是帮助车辆相关人员提高防范意识,重视被动安全装备有效的重要性,并在日常安检工作中严格检查,督促驾驶员搞好这些装备的维护工作,确保随时有效。


     汽车的安全性能主要由车辆的设计、制造来决定,所以在汽车采购的过程中,需充分考虑车辆的安全性能。汽车在使用时又分可见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可见安全性是指能看得到设计出来的安全装备,使用安全性指是汽车使用过程中体现的操作性、平顺性、可靠性、安全性。如:行驶中方向发摆、跑偏、制动侧滑、抗侧风干扰、持续制动能力等等。现在汽车厂家努力宣传的是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可见安全性,对使用安全性的重视不够,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隐患,运输企业和社会承担了太多的风险成本。所以运输企业在选购车辆时,要充分考虑车辆的可见安全性和使用安全性,同时应加强对车辆的维护,确保装备有效。


    二、人


    汽车在行使中,车辆和道路的技术状况都是一个定局,只有与车辆相关的人是变量。人是交通活动的主体,与车辆相关的人员分为:驾驶员、乘客、行人、管理人员、修理工、安检工等等,据统计结果,人的因素是造成交能事故的主要原因,由此造成的交通事故超过总事故的95%,其中机动车驾驶员的过失造成交通事故占到90%,所以交通安全的关键在于人,对人的安全管理也可分为主动安全管理和被动安全管理。


    1、对人的主动安全管理是指通过培训、教育、演练,并制定严格可行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制安全管理工作流程,来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预防事故发生的工作。凡是对人的管理是主动防范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都属对人的主动安全管理。如:驾驶员管理是交通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驾驶员必须时刻保证身体健康,思想集中,精神和心理状态良好,具有娴熟操纵车辆的技能,反应敏捷,对所驾车辆性能非常了解,对车内乘客和装载情况了解,对车外环境了解,熟悉掌握足够的法律法规知识和管理制度,并严格遵守,在主观意识上要有足够的能力驾控车辆,做到“0”违章驾车。目前,绝大多数交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对人的主动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或疏忽造成,如:带病出车、超载超速、情绪开车、疲劳驾驶、违章驾驶等等。我们对驾驶员的主动安全管理就是要保证驾驶员有良好的状态驾驶车辆,有高超的技能驾驶车辆,严格按章驾驶车辆,努力提高驾驶员的驾驶质量,在主观意识上防止事故的发生。对其它相关人员也可以采用主动安全管理理论来指导我们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如:通过安全例会,安检工、驾驶员培训等来改善相关人员的安全态度;将现场主动安全管理延伸到家庭、社区,管理到家属、同事,建立起主动安全管理的立体防线,在单位由领导管辖,在家庭由家属督促,在岗位由同事提醒;将稽查和旅客监督延伸到车上、路上,实行车辆运行全过程管理和监督,达到主动安全管理实时控制;量化驾驶员的安全素质,从人的个性、智力、安全态度、危险感受、速度估计、复杂反应判断、注意力、深视力、动态视力、夜视力、操作智商、神经递质等方面,评估驾驶员,筛选驾驶员,确保安全行车;加强全民交通安全宣传,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等等,这些都是对人的主动安全管理工作。


    2、对人的被动安全管理是指通过培训、教育、演练,并制定严格可行的规章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及流程等工作,提高相关人员处理事故的能力,及时、合理控制事故现场,最大限度的减轻事故后果。驾驶员要具备合理紧急回避能力和紧急救助知识,并熟悉法律法规,反应敏捷,操作熟练,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维持通信畅通等。目前,很多交通事故都是由于驾驶员临场处理不当,造成事故扩大,死伤人员增加,如:侥幸心理绕路面障碍物,避开障碍处理不当,造成翻车,群死群伤。我们要经常对驾驶员进行培训,并适当组织特定的演习,如:消防演习扑灭车辆着火;下长坡持续制动应急处理;特殊环境驾车;事故现场处理及救助等,以提高驾驶员的交通安全事故被动处理能力。对其他相关人员要采取和制定一些措施,如:“事故四不放过原则”、“三个十分钟原则”(接到报案10分钟内尽快了解情况、10分钟内作出初步的处理意见、10分钟内向自己上一级领导汇报)等等。建立一整套相关人员被动处理安交通全事故的制度和程序,来指导我们的被动安全管理工作,提高被动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


     三、环境


    和汽车交通安全有关的环境方面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分类有:道路、天气、民俗民风、特殊事件影响等等。要着重研究分析这些方面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凡属相关环境条件是有利于防止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都是主动安全条件,凡属相关环境条件是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利于防止事故扩大的都是被动安全条件。研究和分析环境的主被动安全条件,对交通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1、道路:影响道路安全通过的因素主要有道路条件、交通条件、道路周围条件、气候条件和规定运行条件等等。道路在设计时的原则是:在力学上应保证汽车行驶反应良好、安全;在地形和材料的选择上确保安全并经济合理;从驾驶员的视觉和驾驶心理来看环境或周围景观协调、和谐,反应良好;这些都是对交通安全的主动防范上起积极的作用。凡属道路条件是有利于防止事故发生的都是道路主动安全条件。如:道路路面构造粗糙度,粗糙度愈小表明路面愈光滑,摩擦系数小,渗水排水功能差,容易产生汽车滑水现象,造成交通事故,为保证汽车安全行驶,路面必须有较大的摩擦系数,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要求拉毛或压槽深度1-2毫米,以满足抗滑要求,提高路面摩擦系数,这就是道路的主动防范措施。另外,道路的主动防范方面还有:弯道反观镜,道路路牌标识及信号灯,道路反光警示及路面线条,道路视线,道路坡度弯度设计等,都是道路主动防止交通安全事故的有利条件。


    道路的被动安全条件是道路在设计时,就预测交通安全事故发生时,减轻事故后果的条件和设施。如:路边粗大的树木,弯道防撞柱,高速公路边的护栏和求助电话等。尤其是道路旁有水塘、河流、悬崖、高坡及弯道长坡等被动安全条件极差的地段,要提高被动防范措施,改善被动安全条件。如:京珠高速韶关北段一处十几公里的下坡路段,由于地形条件造成车辆容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道路的主动防范条件差,后在该段设计了紧急避险通道,一旦车辆出现紧急状况无法控制,将车驶向紧急避险通道,最大限度的减轻交通安全事故的后果。


    道路主被动安全条件是道路设计、修建和维护决定的,我国也正在或已经制定出各种道路法规,来提高道路的主被动安全条件,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如:《公路工程技术标准》、《高速公路管理规定》等。道路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也是影响道路安全条件不可忽视的方面。评价道路服务水平的指标有:行驶速度和运行时间,车辆行驶时的自由度,交通受阻或受干扰的程度,行车安全性、舒适性和方便性,驾乘人员满意程度,通过经济性,紧急救援能力等。车辆自由运行、舒适、方便、经济、满意会给人良好的心理感受;拥挤、受阻、颠簸、难以忍受、费钱费时、工作人员态度恶劣会给人心理压抑、烦燥。道路服务条件影响交通安全,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如道路减速带,高速公路分段放行制度,弯道提示,测速,测距,紧急施救,拖车,修车等。


    总之,道路是交通安全管理至关重要的一环,对它的主被动安全条件的研究分析,对控制交通安全事故有极大的帮助。


    2、气候、天气状况有晴、雨、风、雾、雪、冰、沙尘、夜幕等自然现象,这些自然现象对车辆的行车安全都有密切的联系。


    晴:能见度好,路面干燥,但可能气温高,沙尘多,驾驶员视觉容易疲劳,精力不集中,打瞌睡,车辆因高温容易出现故障,特别是安全故障。如:爆胎、火灾。


    雨:气温不高,沙尘少,散热好,驾驶员精力容易集中,但可能水漫路面,摩擦系数下降,车辆侧滑,制动力下降,能见度低,道路路基松垮、塌方。


    风:有利于污染物扩散,能见度好,但对车辆的风阻、风扰增加,汽车喇叭声音不能正常传播,可能存在高空飘落物。


    雾:气温不高,沙尘少,湿度大,驾驶员精力容易集中,但能见度低。


    冰雪:气温低,沙尘少,散热好,驾驶员精力容易集中,但路面摩擦系数低,制动力下降,车辆易侧滑,道路情况难以判断,驾驶员视觉容易疲劳,车辆难以起动。


    沙尘暴:有利于污染物扩散,路面干燥,但能见度低,对车辆的风阻风扰增加,可能存在高空飘落物,路面有沙粒造成摩擦系数下降。


    夜幕:车流量小,行人少,但能见度低,驾驶员容易疲劳打瞌睡。


    天气、气候还包括春、夏、秋、冬、冷、暖、干、湿等等方面。凡是有利于防止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气候条件都是主动条件,凡是发生交通安全事故时有利于防止后果扩大的为被动条件。我们可以通过对气候条件的分析,及早采取必要的措施,主动的防范事故的发生,对事故应急处理作好预测的准备。也就是说对气候的主被动条件充分分析后,指导我们日常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在不能改变环境主被动条件的情况下,通过提高车、人、法规另外三方面的主被动条件,来改善和提高交通安全度。


    3、民俗民风、特殊事件是指与道路交通安全有关的事件,如:马路市场、赶集逢墟、道路占用、爆炸、突发重大安全事件、地震抗洪等自然灾害,都有可能对交通安全产生影响。


    环境对车辆的安全行驶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如何建立一套从环境主被动条件的研究分析系统,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加强对交通安全的管理,是一个艰巨繁重的工作,需要全民全社会各阶层各相关部门协同努力,提高环境的主被动条件,确保道路交通安全。道路运输企业相应的加强培训、教育、演习是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最好的方法。


     四、法规


    交通法规的作用有:1、指引作用。它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2、评价作用。可以判断、衡量人们的交通行为是否合法还是违法。3、预测作用。人们可以预测到或预见到自己的交通行为是否合法,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后果。4、教育作用。通过法律制裁或法律褒奖,使人们从中受到教育。5、强制作用。它能对企图违章的人产生一种心理强制,从而起到一种预防的作用。


    要全面掌握交通法规、制度,是一个十分巨大的工程。作为与交通安全法规有密切联系的道路运输企业,可以将这些法规制度分类为主动安全管理法规和被动安全管理法规。凡属为了防止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的统属主动安全法规。我国现有很多交通安全主动防范法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道路运输条例》中有大量的主动安全法规:道路通行条件;道路通行规定;道路运输经营规定等。如:按交通规则,通过无信号交叉路口时,主要道路上的车辆优先通过,次要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让主要道路上车辆先行,寻找机会,穿越主要道路上车流空档通过交叉路口。凡属是处理交通安全事故或减少事故后果的法规都属于被动安全管理法规。如《道路运输条例》第三十二条:客运经营者、货运经营者应当制定有关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突发事件的道路运输应急预案;《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交通事故处理,法律责任判定,肇事逃逸处理等,都属于被动安全管理法规。


    将与交通有关的法规分成主被动安全法规,并正确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相互联系及作用,十分重要:主动安全法规是被动安全法规的前提,被动安全法规是主动安全法规的延续和结果,它们可以相互完善,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我们实际工作中遇到很多不健全的交通安全法规和程序,主被动不协调,有指引作用的没有界定作用、处罚作用,有处罚作用的没有预测作用、教育作用,操作难度大,执行力差,就与法规及程序的主被动性不完善有关。所以要完善交通安全管理法规及程序,有针对性对安全管理工作分类宣传、培训,分类分析事故案例,清晰直观,有利于达到法规的作用,提高法规的震摄力和执行效果,最大限度的减少交通安全事故,减轻事故后果。如车辆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必须按《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检查,按程序开具检验单,对不合格项要进入整改程序,对驾驶员不服从管理的进入处罚程序。交通安全法规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主被动条件,努力完善法规应从法规的五个作用全面考虑,将主被动安全管理法规制度联合制定并执行,才能有效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


    通过以上分析,逐步了解产生交通安全事故的各种相关因素,了解事故发生的规律和机理,根据交通安全管理“车、人、环境、法规”四个基本要素的主被动条件评估,适时采取有效措施,相互祢补不足,相互补充完善,并制定相应操作流程,通过反复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建立一套汽车安全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操作流程,来指导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行车安全度,达到安全管理目标。

链接:/buses/2009/0306/article_7999.html
客车新闻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推荐阅读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www.937ktuf.com]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937ktuf.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937ktuf.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品牌推荐 更多>>
南京金龙公司总部新厂区位于南京溧水开发区,旗下有大客车、轻型车、乘用车...
新闻专题 更多>>
2024年1月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公共交通分会、中国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联合主办...
2023上海国际客车展暨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及加氢站技术设备展览会将于2023年...
微信 分享 咨询 电话 顶部
×
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微信二维码
×
×
400-660-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