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平衡 上海申龙总经理樊万顺谈公司管理
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于 2005年 9月正式成立,公司致力于客车整车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涵盖公路客运、旅游、公交、团体等各个细分市场。 2006年销量进入客车行业第 21位, 2007年整车销售突破 2300辆, 2008年突破3100辆。同时,客车出口量也位居行业前列。申龙快速的成长与其内部科学的管理及经营理念是分不上海申龙客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樊万顺先生开的。近日,本刊记者前往申龙位于闵行的新厂区采访了申龙客车总经理樊万顺先生。樊先生客观讲述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与管理理念。
四个平衡
樊先生表示,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但每个企业面对困难的心态会有所不同。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平衡是关键。
第一,规模与产能的平衡。
由于企业的发展速度很快,2007年下半年开始,上海申龙的新厂区开始建设,2008年6月正式搬迁至新厂区。如果公司2008年还在老厂区投产,即便有了市场,硬件设施也跟不上,产量的突破也就不复存在。
第二,规模与效益的平衡。
其实,产能的扩大带来的压力也是挺大的。同样的产量,在老厂区和新厂区生产,其成本与效益不尽相同,所以公司必须在短期内扩大生产规模,使规模与效益平衡。可以说,前三年是受产能的制约,而如今演变成了受规模的制约。
第三,规模与技术和管理的进步要平衡。
企业规模扩大后,产品技术、生产管理必须跟进。申龙的定位是做高品质客车,要制造客车中的精品,力求让终端客户留下良好印象。申龙的目标是“三龙一通”,如果技术与管理滞后,那将严重制约规模的扩张。我们要以技术的突破带动产品的突破,以产品的突破带动市场的突破,这就需要技术和管理作基石。
第四,规模与人力资源的平衡。
公司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由于申龙位于上海,在吸引人才方面拥有地域优势。如何将人才吸引来、留得住、用得好,是公司一直重视的问题。
质量保证
上海申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满足TS16949质量管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A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客车企业。同时,申龙还通过了美国DOT以及俄罗斯GOST认证。谈到出口,樊先生说,申龙对于国外代理商的选择有严格的要求,他们必须同时具有卖车和服务的资质。
申龙非常重视市场的建设,在服务方面,公司本着及时、准确、有效的精神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比如最近关于公交车的事故频繁发生,考虑到客车的安全问题,申龙专门派了服务队伍到一些公交企业排除车辆的安全隐患。
节能标兵
申龙的另一大优势来自新能源客车的研发,这也符合政府节能减排的号召。现位于上海康桥的老厂区将与瑞华公司合作开发纯电动客车。此外,申龙与神力科技合作开发了氢燃料客车、与奥威公司合作开发了超级电容——蓄电池混合动力客车。
除了新能源客车以外,申龙还承担了轻量化客车的研发项目。该客车采用全铝车身,从整车自重入手降低了能耗。在项目中,上海申龙与瑞士澳肯公司合作。
另外,申龙积极投身于2010上海世博会的项目竞标中。
几年来,申龙一直在不断前进,稳步发展。无论大环境如何,企业的发展方向都与目标一致。申龙定位准确,以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为基础做强中高端客车。一方面产品的开发迎合了政府的政策,另一方面,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多管齐下也为企业下一步发展寻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1、凡本网注明“来源:www.937ktuf.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937ktuf.com”。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完美作业网有免费视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copyright#chinabuses.com
- 关注校车安全永不过时[07-12]
- 十年 客车行业酝酿出新的格局[01-04]
- 黄宏生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生[12-21]
- 博世的百年品牌发展之路[11-21]
- 大陆集团推出48V车载电力技术[11-29]
- 海格百亿大单:“水到渠成”的收获[11-28]
- 安凯宝斯通以实际行动提升智能制造[11-27]
- 大金龙在海外市场已成为“实力派”[11-30]